降价 -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
汽车自诞生以来,烈度最高的一场竞争,慢慢的开始。 而2025年的马斯克,也正在遭遇之前多年不曾出现的新剧情。以往,都是新车或新技术发布后股价先涨,在发布之后开始下降,然后回弹。但眼前的特斯拉,却是在发布3天前就开始发生了股价下降,之后强行拉回来
再掀降价潮!多品牌卷入价格战,谁是赢家? “全系智驾车型限时直降最高5.x万元” “补贴后5.x万元起” 5月本是汽车消费的淡季,却随着又一场降价潮的席卷让汽车市场又热闹了起来
5月的车企“价格战”来势汹汹,8天76款车型大降价,多家车企开启新一轮“价格战”。这当中当属奇瑞降价最狠,虽然是目前最晚宣布的车企,但却是目前优惠车型最多的车企,多达39款车型,降价幅度最高可达5.5
2025年第20周的数据对电车行业颇为不利,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滑了3.6%,其中曾被视为增长发动机的插混车型环比更是下跌超过两位数达到14.4%,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心凉凉,而电车强企近期再度降价,几乎所有车型都降价,力图用价格战抢夺更多市场
因为比亚迪,智驾开始不再昂贵,因为吉利和奇瑞,插混的价格开始跌到了底,接下来将是纯电大降价。 上海车展中将要发布的一系列纯电车型,都在随着插混的价格下探,开始制定新的价格策略,其中冲劲最猛的无疑是今年第四季度想要实现盈利的蔚来,以及近期诸事不利的特斯拉和马斯克
开启交付仅仅过去一个多月,特斯拉焕新Model Y就变相“降价”了。3月31日晚,在领克、红旗、方程豹三场发布会集体狂欢的同时,特斯拉不声不响地发布了4月购车福利。针对焕新Model Y,特斯拉首次推出了全系限时3年0息+5年超低息金融购车方案
2025年,鸿蒙智行最重磅的车绝不止是尊界S800。今年3月,换代问界M9会先上市,47.8万的预售价,较24款上调8200元,4月份推出全新车型问界M8,预售价在36.8万,这次,华为会给新车什
导语 Lead 2024年国内车市的价格战可谓刀刀见骨,各家车企使劲浑身解数来降价提升销量。而2025年,这个趋势恐怕将继续延续下去。蛇年复工后的第一天,特斯拉就率先给出了Model 3新春大礼包
导语 Introduction 国家补贴,厂家促销,这车非买不可?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石 劼 编辑丨王 越 在经历开局趋势不错,到年终
当外界质疑卖新能源汽车何时能盈利之际,在近日的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,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在经营层面慢慢的开始盈利了。 除了特斯拉与比亚迪靠规模化提前进入盈利时代,上一个宣布扭亏为盈的新能源车企是理想汽车
12月19日前,余承东说问界M7是25万内竞争力最强的增程,但,智界R7增程上市后,问界M7还是这个价位里最值的增程吗?这次新车先推出了2款后驱版,除了标配华为途灵底盘外,还带了一套首次出现的华为
锂电价格暴跌反而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。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(BNEF)调查报告,2024年全球锂电池组均价再创新低,降至115 美元/千瓦时,这一价格较年初下降了超20%,曾经“贵极一时”的锂电池,如今已经沦为白菜价
部分新车价格在年底来到新低点,但年底买车更便宜的规律,在慢慢被打破,因为多数车企降不动了。 2023年年初,价格战正式开打,与特斯拉官降相关;2024年年末,价格战在高烈度持续了18个月,并且于2024年年中开始了6个月的平缓期之后,又一次被特斯拉点燃
导语 Introduction 全篇都是吐槽,真的。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一不留神,本来还在筹备年销破400万祝捷的比亚迪,突然之间就提前上了热搜。 &ldqu
最近,禾赛科技计划明年将激光雷达价格减半,目的是想让激光雷达在电动汽车中应用得更广泛。 按照禾赛CEO李一帆的说法,价格减半将使激光雷达的使用对价格低于15万元人民币(2万美元)的廉价电动汽车也具有吸引力
各企业的年底冲量很有可能会拖成一场延续至明年的价格大战。 11月25日,特斯拉上线日期间,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尾款立减10000元,售价23.99万元起,同时还能选择5年0息金融方案
现在离年底结算还剩下一个多月,各个汽车企业都开始为今年的销量目标而努力,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对广受消费者欢迎的model Y降价1万,掀开了年底价格战大幕,燃油车企业也迅速跟进。 特斯
11月25日,特斯拉Model Y官降的新闻成了国内汽车圈关注的焦点。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,在车快评看来很重要的缘由是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实在是太好了。 在新能源车没再次出现之前,国内SUV市场销量冠军的宝座几乎都被哈弗H6所占据,很难有车型将其取代
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,比亚迪一直以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着一席之地。然而,近期上市的比亚迪海狮05DM-i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,上市一个月就必须降价促销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问题
近期,宝马集团公布了第三季度销量数据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其全球交付量为540,882辆,同比下降了13%。今年前三季度,宝马集团的累计交付量为1,754,158辆,同比下滑了4.5%。在中国市场,宝马的表现尤为不佳,销量同比暴跌29.8%,仅售出147,691辆
作为中国市场的主流合资车企之一,上汽通用曾经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斗得难分难解,也是上汽集团鼎盛时期的两大支柱之一。 然而,在雪佛兰走向没落之后,别克和凯迪拉克也陷入了市场苦战,上汽通用被比亚迪、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等自主车企超越,曾经销量前三已经滑落至第八
在中国汽车市场,一度价格战打得风生水起,由于竞争压力太大,宝马率先宣布退出价格战,号称要给经销商松绑等等。但没有实施几个月,如今,宝马又开启了价格战。原因无他,就是销量太难看了,不降价基本上没有销售空间了
合资品牌还会面临什么? 当电气化浪潮席卷全国市场,在新能源领域没有太多话语权的老牌大厂,会面临什么? 9月9日,据凤凰网财经、IT之家等新闻媒体报道,东风本田将实施涉及2000人的裁员计划,被裁员工将可能获得“N+2+1”的赔偿
进入8月下旬,汽车市场“金九银十”的销售旺季马上就要来临,将行业“内卷”推向新高峰。即便有宝马等高端豪华品牌退出“价格战”的先例,但为刺激销量,不少车企依旧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价格实惠政策,行业内部价格竞争狼烟四起
如果价格战继续打下去,先死的不是车企,或者供应链,而是大批的电池供应商。 “我们已走投无路了”,这是最近SK CEO李石熙在对企业内部信中的原线
上一篇: 铝塑包装机最新报价